中醫(yī)中藥百科網(wǎng)【官網(wǎng)】

設為首頁|加入收藏|關于我們|聯(lián)系我們|網(wǎng)站地圖

您的位置:首頁 >  中藥大全

青木香

  • 中醫(yī)中藥百科網(wǎng) m.083500.cn
  • 發(fā)布時間:2021-07-28 08:40:20
  • 來源:中醫(yī)中藥百科網(wǎng)

【中藥名】青木香 qingmuxiang

青木香

【別名】馬兜鈴根、兜鈴根、青藤香。

【英文名】Radix Aristolochiae

【來源】馬兜鈴科植物馬兜鈴的根。
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草質(zhì)藤本。根圓柱形。莖柔弱,無毛。葉互生,葉柄柔弱,葉片卵狀三角形、長圓狀卵形或戟形,先端鈍圓或短漸尖,基部心、形,兩側(cè)裂片圓形,下垂或稍擴展;基出脈5~7條,各級葉脈在兩面均明顯?;▎紊?朵聚生于葉腋,小苞片三角形,易脫落,花被基部膨大呈球形,向上收狹成一長管,管口擴大成漏斗狀,黃綠色,口部有紫斑,內(nèi)面有腺體狀毛,檐部一側(cè)極短,另一側(cè)漸延伸成舌片,舌片卵狀披針形,頂端鈍,花藥貼生于合蕊柱近基部,子房圓柱形,6棱,合蕊柱先端6裂,稍具乳頭狀凸起,裂片先端鈍,向下延伸形成波狀圓環(huán)。蒴果近球形,先端圓形而微凹,具6棱,成熟時由基部向上沿室間5瓣二裂,果梗常撕裂成6條。種子扁平,鈍三角形,邊緣具白色膜質(zhì)寬翅?;ㄆ?~8月,果期9~10月。

【產(chǎn)地分布】生于山谷、溝邊陰濕處或山坡灌土中。分布于山東、河南及長江流域以南各地。

【采收加工】10~11月莖葉枯萎時挖取根部,除去項根、泥土,曬干。

【藥材性狀】本品呈圓柱形或稍扁,略彎曲,長3~10厘米,直徑0.5~1.5厘米。表面黃褐色或灰棕色,有縱皺紋及須根痕。質(zhì)堅脆,折斷面形成層環(huán)隱約可見,皮部淡黃色,木射線寬廣,乳白色,木質(zhì)部束淡黃色,呈放射狀,導管孔明顯。香氣特異,味苦。

【性味歸經(jīng)】性寒,味辛、苦。歸肺經(jīng)、胃經(jīng)、肝經(jīng)。

【功效與作用】行氣止痛,解毒消腫,平肝降壓。屬理氣藥。

【臨床應用】內(nèi)服:煎湯,3~9克;研末,1.5~2克,每日2~3次。外用:適量,研末調(diào)敷;或磨汁涂。主治胸脅脘腹疼痛,疝氣痛,腸炎,下痢腹痛,咳嗽痰喘,蛇蟲咬傷,癰腫疔瘡,濕疹,皮膚瘙癢,高血壓病。

【藥理研究】抑制平滑肌的運動;鎮(zhèn)痛抗炎;抗病原體;降壓;鎮(zhèn)靜;催吐;松弛橫紋肌等。

【化學成分】青木香主要含揮發(fā)油,其主要成分為馬兜鈴酮,并含馬兜鈴酸、尿囊素、青木香酸、木蘭花堿、土青木香甲素及丙素等。

【使用禁忌】脾胃虛寒者慎服。服用過量,可引起腸胃反應,如惡心、嘔吐、腹脹、腹痛、口苦、口干等。

【配伍藥方】①治腸炎,腹痛下痢:青木香9克,檳榔4.5克,黃連4.5克。共研細末,溫開水沖服。(《現(xiàn)代實用中藥》)

②治中暑腹痛:青木香根(鮮)9~15克,搗汁,溫開水送服;亦用青木香根3~6克,研末,溫開水送服。(《江西草藥》)

③治牙痛:青木香鮮品一塊,放牙痛處咬之。(《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

④治婦人小便出血不止:青木香根、刺薊根各30克。搗細羅為散。每服食前,當歸酒調(diào)下6克。(《圣惠方》)

⑤治腋氣:青木香做厚片,好醋浸一宿,夾腋下數(shù)次,即愈。(《衛(wèi)生易簡方》)


更多古今名醫(yī)

鄭欽安

鄭壽全,字欽安,生于清道光四年(1824),卒于清光緒三十二年..[詳細]

更多古今名醫(yī)

鄭欽安

鄭壽全,字欽安,生于清道光四年(1824),卒于清光緒三十二年..[詳細]

健康養(yǎng)生